close

對看透真相的人來說,看著別人繼續說謊,是一件很過癮的事。

In the eyes of those knowing the truth, nothing is more intriguing than watching people lie.

雷神索爾:愛與雷霆 (Thor: Love & Thunder), 2022
#Podcast線上聽:https://lessons.pros.is/4aukpd

*以下文字會透露劇情,請斟酌閱讀*
這部漫威電影宇宙中唯一一部個人本傳第四集的作品,在名導Taika Waititi的操刀之下,延續了第三集大受好評的歡樂氛圍,整體的調性不只更鬧,也很大膽地融入了許多以往在商業大片中多被迴避的元素。雖然電影最後1/3的節奏有點倉促,但整體來說還是整個《索爾系列》中表現名列前茅的。如果你因為捍衛戰士而重新愛上了進戲院體驗大銀幕的話,那《愛與雷霆》會是個不錯的新選擇。
這部超級英雄電影意外地充滿了感性,甚至還讓我們兩次掉淚。不只如此,這次的反派『屠神者格爾』的出現還讓我們聯想到了知名哲學家尼采曾經提出的『上帝已死』思想,讓我們在享受電影的樂趣之餘,得以應證一下自己的觀點。
在電影裡格爾原本是一個虔誠的信徒,深信天神『拉普』會賜福給他與家人。但家鄉並沒有得到富裕或繁榮,反而遭受了旱災與疾病侵襲,他最愛的女兒也因此死在他的懷中。在瀕死之際,格爾遇見了拉普,但卻遭到無情的嘲弄。在覺悟到自己一生推崇的神祇雖然存在,但不只不會保佑祂的信徒們,甚至還以人民的苦難為樂時,他便立誓要殺光所有的神。而有了『全黑朽刃the All-black Necrosword』的加持,格爾展開了他橫跨宇宙的屠神之路,進而引爆了第四集裡的最大衝突。表面上來看格爾的動機很簡單,他認為自己遭到了神的背叛,導致最愛的女兒被剝奪,但如果仔細分析就不難發現,格爾行為其實是反映了他價值觀的改變,而這和尼采知名的『上帝已死』思想不謀而合。
『上帝已死』最早出現在德國哲學家尼采《快樂的科學》一書裡,但他的意思並不是說『上帝』是一個曾經『活著』、後來『死掉』的存在,而是人類源自於想要從苦難人生中找到解脫與寄望的需求,進而創造出來的一種『信念』。相信神明的人都深信,有一個(或多個)超越人類、賦予人類本質意義的造物者,祂們代表著真理,是人們活在世上的準則,因為祂們答應在人們死後給予永恆的榮耀與喜樂,一如同格爾原本對於拉普的信念。直到他親眼見證了神明的殘酷。
尼采說出『上帝已死』的19世紀末,是一個漸漸開始用科學來解釋許多自然現象的年代,有越來越多的宇宙秩序已經被科學證明並非是一位『造物主』造成的,因此人類不應該再繼續相信神明。雖然在電影裡,格爾是親眼見到了他的『上帝』,和尼采所認為的『上帝無法被證明存在』不同,但格爾覺悟到自己的命運並非操控在神祇手上,卻符合了尼采的『上帝已死』的思想。
我們同樣無法證明上帝或神明到底是否真的存在,但是在電影裡我們的確看見,包含宙斯在內的許多所謂的神祇,其實並不在乎祂們子民的福祉,念茲在茲的只是自己的享樂。而不只是宙斯,就連系列的主角索爾,雖然美其名是『雷電之神』,但我們已都看見了他依舊只是一個有血有肉、會哭會笑、也時常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奧丁曾經說過:『我們不是神,我們生老病死,就和人類一樣』。祂們被神格化的主要原因,其實是來自於那些不理解宇宙秩序運作機制、以及能力和壽命都不如祂們的人類的『誤解』,也難怪當格爾發現自己曾經一度把自身以及女兒的命運託付給這群『神』的時候,會是那麼地憤怒。因此與其說格爾是在『屠殺神明』,倒不如說他是在體現自己覺醒的價值觀,那就是世上沒有人有義務承擔你的期望或命運,而那些聲稱做得到的,全都在說謊,他要將他們殺光!
如果想聽我們聊更多的《雷神索爾:愛與雷霆》,就不要錯過今天的節目喔!

宏浩翻譯轉自 https://www.facebook.com/lessonsfrommovi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宏浩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