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殘酷的,莫過於讓一個人相信你是真的在乎他,但你卻只想利用他。
It’s cruel to let someone believe that you truly care about them when all you really want is to use them.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2023
#Podcast線上聽:https://lessons.pros.is/55kgkd
#YouTube影片:https://bit.ly/43zXxA3
諾蘭最新的作品,你買到票了嗎?
這部電影改編自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傳記,本書除了拿下2006年的普立茲獎,更是囊括了各大媒體的書評大獎。描述Oppenheimer這個不被世人理解、充滿矛盾的物理學家,怎麼在戰爭期間領導科學家來對抗納粹,最後卻被自己的國家懷疑通敵,讓他在感到被背叛的同時,還要獨自面對沈重的道德困境。
因為片中描繪了Oppenheimer組隊研發原子彈的經過,相信大家對於只用實景拍攝,不用CGI的諾蘭,賦予了極大的期待。但在搶先試映之後,我們想提醒大家,本片畢竟是一部傳記電影,所以原子彈爆炸的橋段並不是劇情重點。所以在三個小時的片長裡,人物對話的比例很多,所以不僅不要期待這是一部有如《天能》的動作電影,更需要大家多一些耐心去跟上劇情。
另外,諾蘭也刻意用了三個主要的時間軸去穿插敘事,包含1940年代Oppenheimer組隊前後,以及個人感情線、1954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AEC)調查Oppenheimer的安全聽證會,以及1959年反派Strauss(Robert Downey Jr.飾)就任部長前的國會聽證會。以此來呈現Oppenheimer內心的掙扎,以及別人眼中難以理解的他。所以如果沒有預先研究主角的生平,或是至少對於二戰與冷戰歷史有些認識的話,其實看電影的時候會有些吃力。
不管是後世,或是在二戰期間,都有不少人質疑過,當時明明有這麼多被諾貝爾奬肯定過的科學家,為什麼在研發原子彈武器的「曼哈頓計劃」裡,最終是由沒有拿過諾貝爾奬的Oppenheimer,來號召科學家組成國家隊,並且由他來選定研發基地、領導眾人呢?
我們覺得,這應該是Oppenheimer小時候的多元教育所打下的基礎,養成他的統合與領導能力。
前面有提到,Oppenheimer的基礎教育,迫使他從小就涉獵廣泛,就連選定研究方向也都比其他人更晚。而當他在英國深造時,也發現自己是理論型物理學派,不僅很樂於與學生交流,指導他們大方向,更擅長解讀別人實驗過後的結果,並且將不同人的專長與發現,融會貫通,推動出嶄新的發展。舉例來說,他在任教期間,就自創了一種開放式教學法,讓八九個研究生互相討論最近看到的文章,或是互相分享各自的研究內容,讓大家能夠集思廣益,從中去找到不同的視角。
除此之外,Oppenheimer也從創業家父親身上,承襲了聰明機靈的口才與觀察力。相較於許多鑽研學術的學者來說,他這樣的特質更適合作為計畫的主持人。畢竟,要領導這麼多聰明的腦袋,並非要比他們更聰明,或是更會做研究,反倒是擁有遠見、激發熱情、調配分工,才能推動組織完成任務。
而事實上回看歷史,也證明Oppenheimer完成了這份重責大任,並且因為他的遠見和理念,讓他致力於在戰後避免原子彈被強權濫用、變成軍備競賽的工具。像是透過聯合國的監管制度,或是主張各國要公開交流,並且協議出長遠的安全作法。都是非常先進的觀點與倡議。
Oppenheimer甚至還一度反對美國率先製造氫彈,就是希望原子彈所造成的傷害,可以被控制下來。而在他退出政壇之後,更是積極投入教學與管理,舉辦一系列的國際學術活動,推進了量子理論的長遠發展。然而在6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因為麥卡錫反共政策,都讓站在當權者對立面的Oppenheimer,成為了被監控,甚至是被打壓的對象。
宏浩翻譯轉自 https://www.facebook.com/lessonsfrommovies
- Jul 21 Fri 2023 16:56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2023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