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噶瑪蘭族

噶瑪蘭族分布於宜蘭、花蓮與台東等東部縣市。噶瑪蘭族與阿美族有一些共通的社會特徵,包括母系社會系統,而女巫師則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噶瑪蘭一詞的意思是「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他們主要居住在近水的地方。由於以劃分神靈、祖靈、山靈、鬼與惡靈為基礎的宗教信仰結構,噶瑪蘭族相信疾病是邪靈的顯現,必須使用儀式來加以驅逐。因為阿美族和噶瑪蘭族的分布地區很接近,加上噶瑪蘭族與阿美族相似的文化特徵,以及漢人文化對宜蘭少數噶瑪蘭族人的影響,讓噶瑪蘭族在過去不是被視為阿美族,就是漢人。二○○二年,政府正式承認噶瑪蘭族為原住民族。

太魯閣族

太魯閣族人的家鄉位於花蓮著名的太魯閣地區。太魯閣族祖先克服險峻的自然屏障,翻越中央山脈的奇萊山,從南投縣的立霧溪山谷遷移至太魯閣地區。紋面是太魯閣族的重要儀式,他們相信只有紋面的人才能在死後通過彩虹橋,去到祖靈的世界。紋面也是重要的身分象徵,沒有紋面的太魯閣族人很難可以結婚成家。

撒奇萊雅族

在過去,撒奇萊雅族被歸併為阿美族的一支。台灣政府則在二○○七年,正式承認撒奇萊雅族為獨立的原住民族。撒奇萊雅族屬於母系社會,新婚男子會搬進妻子家中居住。過去的日本學者發現,撒奇萊雅族奉行一套年齡階級系統,男性族人根據所屬部落的不同,會每隔不等的數年進階一次。撒奇萊雅族的祭典儀式,是以小米的耕作週期為祭祀中心。

賽德克族<?b>

賽德克族原被視為泰雅族的太魯閣亞群一部分,在二○○八年正式被承認為一支原住民族。根據賽德克族的起源神話,賽德克族人的祖居地是在牡丹山(現稱牡丹岩)的白石山區。賽德克族祖先搬遷至德鹿灣(今南投縣仁愛鄉),並在人口增長至超過德鹿灣地區的容納後,再分遷至達克達雅、都達和德路固地區。賽德克族三個分支的居住地──達克達雅、都達和德路固,後來便成為該族各部落的名稱。

 

~宏浩翻譯引用~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post.com.tw/guidepost/topics/default.asp?id=4267&next=1&sub=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宏浩翻譯 的頭像
    宏浩翻譯

    宏浩翻譯有限公司

    宏浩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