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chinapost.com.tw/guidepost/topics/default.asp?id=3665&next=1&sub=5
在許多方面來說,一九九○年代和二○○○年初期是唱片公司的黃金時代。在那些日子裡,唱片公司有具體的成功策略。公司會提前從一張新專輯中推出一首單曲,讓它在電台中播出,好在一個精心規劃時間內盡可能創造最多話題;公司也會在佈告欄和雜誌上宣傳專輯,歌曲會在電台和電視台上不斷輪播,以幫助催高專輯銷售量。在過去,這是有效的策略。二○○○年時,超級男孩的專輯《振翅高飛》的美國銷售量在短短一個星期內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兩百四十萬張,至今仍是美國單週銷量紀錄。
之後發生了一件徹底改變音樂產業運作方式的事:人們開始使用網路。線上音樂盜版行為變得普遍。人們開始使用 YouTube 觀看音樂錄影帶或收聽歌曲,導致電台和電視台的收視收聽率受影響,也有愈來愈多人開始從像 iTunes 那樣的網路商店下載歌曲。這些因素意味著,CD 銷量在部分國家下滑了百分之五十之多。
當然,科技對音樂也不盡然都是壞處,而且公司和藝人們也在慢慢學習如何利用科技。現在,公司會使用各種策略來宣傳新藝人和新專輯。近年來,開始有新音樂出現在廣告中,也有更多藝人開始出現在偶像劇等電視節目裡──偶像劇就是以流行藝人為主角的肥皂劇 。
台灣肥皂劇《花樣少年少女》的主角包括知名女子團體 S.H.E 的 Ella,並以 S.H.E 的歌曲《怎麼辦》作為片頭主題曲。另一個更近期的例子是由團體飛輪海成員汪東城及歌手曾沛慈主演的肥皂劇《終極一班2》,影集中的重點歌曲就是曾沛慈的《一個人想著一個人》和《數不盡的星空》。雖然這些節目宣傳的是已經很知名的藝人和歌曲,但也為藝人和他們未來的作品帶來更多話題。
最近的另一個方法是用聽了會「中毒」的音樂錄影帶來宣傳歌曲。PSY 的《江南 Style》和 LMFAO 的《趴踢國歌》都拜 YouTube 之賜成為全球性的風潮。這些稀奇古怪的音樂錄影帶引起民眾關注,使得這些歌曲爬到排行榜榜首。
資料來源:http://chinapost.com.tw/guidepost/topics/default.asp?id=3665&next=1&sub=5
留言列表